【精品】荷花写景的作文4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荷花写景的作文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荷花写景的作文 篇1
或许你们见过荷花,但是你们见过千亩之地满是盛开的荷花吗?
在著名的玉桥园荷花基地,满眼绿色的荷叶、数不胜数的荷花,让我心驰神往。
远闻其香便是醉。还没踏进荷花基地,清香就扑面而来,那淡淡的清香使我深深地陶醉于此。难怪杨万里在游览荷塘后,会写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名篇,莫不是他也曾到过这片荷塘?而若不是亲身经历,我还真无法领会杨诗的奥妙呢!
盛夏,艳阳高照,罗坊镇十里荷花悉数开放,纷纷以婀娜的姿态迎接来客的观赏。
鸟瞰其境心花放。走进荷花园,放眼望去,千亩荷花婷婷玉立,随风摇摆,就像听着音乐打节拍一样,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远处的荷花扶摇着,塘边柳树上的夏蝉鼓噪着,加上如织的游人嬉闹着,一切都是那般美好,一切都是那般和谐。我想,"此景只应天下有,人间难得几回赏"吧!
近赏其形神自迷。走近荷花池,细细品味荷叶、荷花、枝干,我发现荷的神奇。它只有一根笔直的枝干,枝干上只有一片硕大的荷叶,再无他物,果真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啊!在这个迷人的夏日,行走于栈桥之上,观赏到如此美景,妙哉,妙哉!
深究其韵难自拔。"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刚学周敦颐的这句话时,我觉得不太真实,荷花都出淤泥了,怎么可能不染呢?今天,身处荷塘深处的我,正好一探究竟。好奇的我渐渐把手伸向了荷花,为了避免别人误以为我采摘荷叶,我只在手上沾了些水,轻轻地抚摸了一下荷叶。结果水还是澄清的,可荷叶已沾上了一些灰尘。是我玷污了它吗?我恍然大悟,终于明白周敦颐为什么那么喜爱荷花了,就是因为它的高洁,它的纯净。
荷花,没有牡丹的高贵,没有玫瑰的艳丽,没有梅花的盛誉,但它有属于自己的特点——高洁,纯净,与世无争!无论刮风下雨,它都挺拔地站立于那片淤泥上,就像黑暗中的一道亮光。荷花所具有的高贵品质,不正是世人内心所向往的吗?
今日,我站在蔚蓝的天空下,伫立于用木板搭起的栈桥上,弥漫在淡淡的清香中,感受天地万物及文人雅客赐予我的力量,领略到人世间最纯洁的圣境。我心纯净,我心飞翔。
荷花写景的作文 篇2
著名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在诗中写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于是,我来到了荷花池,观赏那连诗人杨万里都连连称赞的荷花。
那荷花犹如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安静地站在水中。不一会,便有一只蜻蜓立在荷花上,就像杨万里的另一首诗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忽然,吹来了一阵微风,同时我感到了一阵凉意,在这炎炎夏日之中却显得十分的舒适。荷花扭动起它那曼妙的腰肢,而蜻蜓好似它戴在头上的发卡,把荷花点缀的更加美丽了。此情此景吸引来了无数游人和鱼儿观赏。
过了一会,风便停了下来。我又感到与刚才的那种宁静不一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是一种能让人感到身心放松的香气。
因为游人看了如此美妙的舞蹈还一时反应不过来,丝毫没有察觉到乌云被风吹来了。于是一场雨就这么神不知鬼不觉地下了起来,不仅雨下了起来,还起了风。雨落在地上“嘀嗒嘀嗒”的声音,配上荷花那美妙的舞蹈,就像戏剧一般,美妙极了!许多游人也不管是不是在下雨,拿起相机就拍照。
待雨停后,游人们还流连忘返,不舍得离开。一场雨后,让我感到空气变得清新,荷花也更加一尘不染了。
在这次观赏之后,我不仅懂得了诗人为什么会连连夸赞荷花,还喜欢上了荷花这种植物。
荷花写景的作文 篇3
暑假的一天,阳光明媚,我和爸爸一起来到荷塘观赏荷花。
一阵清风扑面而来,顿时觉得让人心旷神怡。再一看,不远处的荷花、荷叶正招手欢迎我们这些客人呢!我忍不住了,飞快地跑向它们。
荷塘里有许多荷花。有些荷花白得像雪;有些荷花粉得像霞;还有些荷花红得像红。它们有的开了,有的没开。开了的正热闹地聊天呢!没开的`就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迟迟不敢露面。荷花旁边是绿油油的大伞——荷叶。荷叶不像荷花那样柔软,而是有点粗糙的。它们每个季节都要为荷花遮风挡雨,就像是妈妈保护幼小的女儿一样。
这时,有几只蜻蜓停留在荷叶上歇息,我便想起了一句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嗡嗡,嗡嗡。”咦,这是谁的叫声?噢,原来是勤劳的蜜蜂姐姐呀!小蝴蝶也来凑热闹了,轻轻地扑着翅膀向蜜蜂飞去。“嘎嘎,呱呱!”呀!小鸭子和小青蛙也忍不住了,一起和其它小动物演唱了一首交响曲。突然,我注意到了那不起眼的莲子,想起妈妈以前煲莲子汤时告诉我要把莲子里面的黑莲心扔掉,不然,吃进去会很苦的。又有一阵风吹来,不同的是,这里夹杂着荷花的清香。
很快就到了回家的时候,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美丽的地方。我想,以后一定要再来!
荷花写景的作文 篇4
犹记以前读川端康成的《雪国》,梦中都回荡着那和服女子的温润笑靥,便痴痴地到花市上买了株樱花来,也盼着一日如霞烟云可映着我家屋檐。
谁想不几日,那花竟死了。老农听着我的叙述,微微地笑:“樱花怎麽能那麽养呢?它有自己的种法。”
那一刻,我猛然间开悟,原来世间万事万物莫不如此,惟有适合自己才可开出一片繁华,否则生且不易,又何来的花团锦簇、万紫千红?
想来又有多少人沉迷於仿效他人的热潮,丢了自我?塞辛格《麦田上的守望者》风靡一时,大街上戴鸭舌帽穿风衣的年轻人也多了起来;歌德为慰藉自己的书出版,一时自杀又成为一种时尚。当时尚的潮流席卷於世,当喧哗与骚动潮水般涌来,你是否有足够的勇气与自信,坚持自己,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蝶翼翩翩,这群精灵懂得避开烛光,不做那扑火的飞蛾,而去尽情享受自己的幽暗。我们为人处世亦该如此。古人诗云:“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便深谙为人之道。何处种菱何处种稻与如何摆放我们的心灵原本是一个道理。大时代的喧哗与骚动原本与你无干,你只养一池心莲,自守一树清凉,便自得其所,岂不快哉?
人生如雪中观鹤,有清净,亦有混杂。前者心思明亮,不掺一丝杂质,如弘一大师一句“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天地间便盈满了纯净。后者则有污浊有沼气。人活於世,不求随波逐流,便如一朵墨梅,可静静绽放於生命的绢帛。
再想古代士子熬得十年寒窗,只求一举成名天下知,竟是痴了。生不用封万户侯,只求如徐霞客,遍览名山大川,一仆一驴,一笔一绢,任他世事烦扰,我自有天枕地床;更无需黄袍加身,便如蒲松龄“老於世情乃得巧,昧於世情则得拙”,他秉持一拙所自安的生命准则,在野狐鬼妖间荷有一颗天籁自鸣、童真满掬的心灵,给无数士子以“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想象。
天籁自鸣,不择好音。为人处世,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即使荆棘满生,亦可步步生莲,脚下生风。“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也痴了,且让那花睡去,明朝醒来,又可开得一片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