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满分作文锦集7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满分作文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满分作文 篇1
人生的路上,印下我深深的脚印。或是快乐,或是悲伤,或是成功,或是失败;青春的路上,印下我深深的脚印。或是孤独,或是叛逆,或是疯狂,或是安静;初三的路上,印下我深深的脚印。或是泪水,或是欢笑,或是汗水,或是压力……
初三:现实进行中
有人说初三是黑暗的,暗淡无色的;有人说初三是彩色的,缤纷充实的。我比较喜欢后一种说法,那一个个深深的脚印正印证这些,充实而多彩。初三的日子,我们有快乐的脚印。偶尔的轻松,让我们欢呼雀跃;成功的喜悦,更让人乐在其中。当然我们也有悲伤的脚印。当我们想到要面对离别的主题的时候,我们潸然泪下;当我们面对中考的时候,我们心惊胆战。我们洒下汗水,相信努力到这个夏天我们可以收获过时。初三,现实进行中,我深深的脚印。
青春:梦想进行中
怀着几多梦想我步入青春,青春似流星,易逝,且也拥有过震撼的美丽。青春的路上,印下我深深的脚印。青春的日子,我们有疯狂的脚印。也许我们会为自由,高傲的飞翔;或为哪个流行元素,大声的尖叫。同样我们拥有安静的脚印。当我们抒写心情日记时,在我们陶醉于古典音乐时,我们心静入水。我们收获关于青春的一切,希望到达青春的终点站时,我们可以梦想成真。青春,梦想进行中,我深深的脚印。
人生:畅想进行中
有过成功,有过坎坷,这就是人生。曾几何时,幼稚的我探寻人生的真谛,人生列车上,印下我深深的脚印。快乐的脚印,每每蛋糕上添加一根蜡烛,每每自己长高一点,内心的欢乐无法抵挡似的,因为自己长大。繁忙的脚印。今日,我们为血液忙碌;明日,我将为事业忙碌,繁忙中我一点点成熟。人生的舞台很大,人生的畅想很多。我们在人生的舞台上尽情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当这场表演落下帷幕的时候,希望我们可以得到最热烈的掌声。人生,畅想进行中,我深深的脚印。
一路走来,回首间,我看到我深深的脚印……
满分作文 篇2
前两天滕老师上作文课的时候说:
“现在有几篇作文是真实的呢?都是瞎编的多。”
我不觉得这是一种应该的现象,我觉得这是一种悲哀。隐隐约约记得上次看到的一句话:孩子们的撒谎是从作文开始的。
我想,在这个虚伪的时代,人心是虚伪的,为什么作文也要是虚伪的呢?作文,或许是虚构的,可是,你的中心应该是你的本意,如果你的作文完完全全没有写进你的真实情感,那便是瞎写,睁着眼睛说瞎话。再多的华丽辞藻,再多的锦词丽句,都只是空纸一张。
我在《语文新天地》上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我”千方百计想得到老师对自己作文的认可与表扬,可前两次因没有真实情感,胡乱瞎写而名落孙山,第3次,“我”因对侵略者的愤恨而一气呵成的一片文章,却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做人要有骨气,文章要有文气。什么叫文气?既有中心思想,又有丰富感情的文章才叫有文气,才能感动人。这篇文章里烁烁动人的文气,你们感受到了吗!”
我想,所谓的文气便是作文的灵魂,是作者最最深切的感情,是作者的心血。
外国的讽刺小说《爸爸最值钱》中那位好儿子,为了赚钱“出卖”了自己的爸爸(不如说是抹黑),最后还想父亲帮助自己。由此可见,如今的文章,究竟值几斤几两?究竟有几篇文章,还值得人们去相信?现在的悲哀,不在于人们对作文的瞎写,而在于人们的瞎写已经越来越真实,不是那种一看就是假的,而是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这是不是说明,人类的文明越来越差了?人类的谎言越来越真实了?会不会有一天,一切都成了假的?
作文的灵魂是什么?有人说,是中心,有人说,是创新,有人说,是结构,也有人说,是真实。而我想说,作文的灵魂,是情感。
作文是虚构的不打紧,瞧瞧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瞧瞧鲁迅的《朝花夕拾》,这些不大都是虚构的么,可是,马克。吐温写《百万英镑》是为了讽刺,为了抒发自己的心情,《百万英镑》的中心,即马克吐温的想法。鲁迅写《朝花夕拾》是为了提醒,为了表达自己的悲愤,《朝花夕拾》带给我们的,是鲁迅满腔的真情。小说是虚构的,可它比真实的生活更真实,不比我们现在满天飞的虚伪作文。
作文可以是虚构的,可它背后的情感,应该真实!否则,无论你功底多么深厚,文笔多么优美,写出的都不过是一堆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满分作文 篇3
方有方的棱角,圆有圆的弧度,两种不同形式的美,让人赞叹。殊不知,将两者巧妙结合,更能达到令人惊叹的效果,所谓完美无缺,是也。
方圆之用,是一门艺术。
方形建筑给人以庄严,圆形建筑给人以遐想,将方形与圆形相结合,予人以清新、脱俗的视觉感受,我想,看这样的建筑,永远不会感到累。不难发现,一些奖杯也是将圆与方有机组合,经多种变换,构成这么个吸引眼球、令人神往的物件。有圆无方,抑或有方无圆,均让人感到厌倦——太单调了。而方中有圆,圆中有方,给人以神秘的色彩,这样的效果,仅艺术所有。所以说,方圆之用,何以用,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方圆之用,是一种哲思。
圆的物件,常用方形器具装固,通常是因为圆形(或球形)物件不稳固,而方形的器具能稳如泰山,试想,如若没有方形器具,将会造成多大的麻烦和担忧。圆形的酒瓶一般装进方盒里,是为了减少运输、递送过程中的碰撞,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倘若没有方形盒子,这将带来多大的损失?方圆之用,其实也就是各取所长的过程。
为人处世亦如此。我们就如同那方形物件,需要不断地完善,不断地磨炼,成为圆形的物品。我们也如那圆形的物件,可以通过不断打造,或者通过“方形”的帮助,来弥补自己的缺陷,从而活出棱角,活出精彩。方圆之用,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我们处世中悟出的一种哲思,这种哲思,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品味。
方圆之用,是一种王道。
能做到方圆之用的人,才是真正的王者。做到方圆之用,需要我们清楚地发现自己的不足,需要我们谦逊地向他人学习其长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容易地获得成功。生活中有些人,正是因为不懂得“方圆”之道,从而错失良机,无法达到彼岸,这样的悲剧,让人心痛,更让人警醒。
方圆之用,永远是一个说不清楚的话题,它因人而异,因事而变。方圆之用,永远值得我们去体味,去感悟,去实践!
满分作文 篇4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发现了“小孔成像”这种现象,一个物体通过小孔后,缩小数倍真实投现在幕布上。
人们就如小丑般在那幕布上舞动着自己的世人的人生。
早晨,我在空寂的大房子里张开眼。耳边只有钟嘀嘀嗒嗒的声音。暗自苦笑,我还有期许什么呢?他们两个人已经名存死亡,不离婚不过是因为名声问题罢了。一起吃早餐的日子连回忆都已经丢弃了它们,桌子上的一叠钱仿佛是在嘲笑我的笑。
天空灰暗的如死去了一般,没有风,也没有云彩。略带严恶地越过躺在地上的民工,他们找不到工作,又不想务农,整天坐在这里慢慢发臭。
我不动声色地将几个硬币放在一个小乞讨者的手中,没有回头。我不想看见身边那些面无表情的路人眼中突现的嘲讽,也不想看见乞讨者讨好的笑容。虽然我知道那些小孩可能有母有父,那些成年人可能比普通人还有钱,但我仍会给他们钱,我同情他们,一个连尊严都可以丢在地上任人踩踏的人难道不是一个真正让人同情的人吗?
到了学校,生活委员当着我的面在老师问:“谁没来”后大声喊出我的名字,他为得就是博取众人的一笑和抱负我昨天让他擦了黑板。我也对他笑了,面对这种人,我累了,真的累了。人们都说学校是纯洁的天堂,里面只有欢声和笑语,我想我这不是欺骗没上学的,就是欺骗他们自己的。
只要人类还是群居生物,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着商品交换,那就不可能会有纯洁的地方,人为利而生,人为欲而活。老祖宗也说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更何况是现在的中学生,那些也即将走出校园面对社会的人群,其实说白了,他们也是学习保护自己,毕竟世人皆如此。
我游荡街上,虽然七点多了,但我仍然不想回家,回去了那里也是一片黑暗,不到午夜,他们是不会回来的。我路过奶奶家,却不敢走进去了,我和她没有话可说,而且我害怕看见她寂寞空间的眼睛。
赶快买点东西填饱我自己,回去后好早点睡。我在肯德基的店里,看着几张熟悉的同学的面孔,我不由地想,我的脸也是和他们一样面无表情麻木不仁的吗?算了,算了,快回来吧,回到我的家,不,我的房子。
睡吧,也许这便只能是我的人生,我的世界。但,这不也是世人的世界和人生吗?众生平等是这个意思吗?也许,人的一生不过如此吧?
晚安,上帝,希望明天会是个好天气。
满分作文 篇5
即使青蛙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若人只知效仿,却失去了人应有的东西,就真的成为井底之蛙了。
当诗书礼仪的教条不再有效,当孔孟儒学的禁锢荡然无存,你大刀阔斧地革新,坚定地昂首前进的时候,我告诉你,你遗失了最美好的`东西。
你载着轻悠的小舟从唐古拉山流下,一流就是五千年,你是一个成熟而老练的水手,把这一柄世代传袭的木浆,稳稳地驶过了五千年。而如今,当西方国家的文明传过来的时候,你又在不知不觉中丢掉了它。于是,你把大浆换成了小浆,却接过另一把更大的浆。
我们由淡漠变成了忽视,由忽视变成了忘记——忘记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一旦文化成了滑稽,传统变成了忘记,那么文化就灭亡了。”文化的衰灭,就是一个民族灵魂的死亡。没有了灵魂,又哪来的所谓生存?
但我们太容易忘记了。
我们忘记了汨罗河畔的那一袭长衫,那个高喊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老人;我们忘记了五柳树下醉酒猖狂的酒鬼,那个汗滴菊花笑,抬眼望南山的隐士;我们忘记了那让贵妃捧砚的狂徒,那个极目楚天阔的楚狂人;我们忘记了“高歌赤壁旁”的游客,那个扣弦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大汉;我们忘记了……
我们忘记了太多。于是生命之舟出现了理所应当的转弯,我们前行的航线倾斜了,却只知道去划那不对称的大浆。当临近的小国把端午攫为己有,当儒学在那里升温而我们还在优雅地跳着华尔兹的时候,我们记起了,无可奈何的记起了……
但我们忘记的太久了,也太多了。我们只是在一阵阵寒流来袭时才开始摄取国学的温度,只是在别人捡起我们扔掉的东西时才回头说:“那是我的。”仅仅是为了收藏而不是传承,那么我们手中的那只浆仍然是短小的。
人要有独特的见解,不能只知效仿。
传统文化如同一棵大树的根,支撑着一个民族,保护好我们的根,保护好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
我们应该觉醒了,到蒹葭苍苍中打捞遗失已久的一袭长衫,划起两只大浆再续千百年不败的神话。
满分作文 篇6
今天下午,我去阳光快乐作文班学作文,老师组织我们玩“心灵连电”活动,50分作文评分标准。
“心灵连电”活动正式开始了,老师先给我们分了组,一共有5组。第一组先上台,老师让他们合作写一句话,他们用了2分钟10秒钟写了一句话“心有灵xi一点通”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有的弯下了腰,有的笑得前仰后合……
没想到好玩的还在下面呢!第二组急匆匆的赶上去,老师故意为难他们――画一幅画。2分30秒每一秒都充满了笑声,一幅杰作就这样诞生了,一棵奇异的外星球花草移植到了黑板上。同学们变成了笑的海洋,不停地涌动着。
呀!该我们了,我心里想着前几组同学弄出的笑话,紧张极了!老师让我们写一句歌词……我差点儿当场晕倒。第一个同学写了“阳”第二个同学写了“光”啊?我咋写呢?马上就要倒计时了,同学们呐喊着,我只好听天由命了,写了一个“照”……我们创造性歌词完成了“阳光照在花儿、草儿树木”。天,老师让我们唱。下面的同学笑破了肚皮,连我也抿着嘴笑起来,笑声绝不比音响的差!我心想:唉,金猪奖候选人该是我们的了!
第四组毫不“逊色”,一句名言就在今日今时今分艺术性诞生“世为最美的了吗?”一句把全班弄得沸沸扬扬的无含义名言。
第五组写了一个英文单词“cat”用了10秒顺利完成。大家目瞪口呆,瞪大了眼睛,合作真默契呀!
最让人可笑的就是我们组第二轮的超精彩表演了。我们也新创造了一句诗“床上枕头望明月光辉”。怎么样,够酷了吧!直到现在班里还笑声不止。“枕”当然是我写的了,我们本想写“床前明月光”,可第二个同学王悦写了一个“上”,我只好再一次听天由命了,手颤抖得厉害,根本不知写什么,只好瞎画了一个“枕”字。李白大诗人的《静夜思》名诗就这样让我们改版了,不过我觉得也挺好的。
班里人声鼎沸,像开了锅似的,从零零散散的话语中只听见些“赞颂”这句名诗的吵声,作文班成了游乐园,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我也加入他们“哈哈”队的一员。
第二轮第二组更是帅呆了。儿歌“鹅圈毛大鸡蛋”在“民间”传扬。
活动结束了,第二组获得了倒数第一名的称号,也获得了一个画像金猪,这就是比赛的奖品。直到这时“赤着的手真好看呀!”还到处歌唱着。
要是“心灵连电”永远举办下去,该多么快乐呀!50分钟流水般的过去了,并且不再返回来。
满分作文 篇7
一、东坡的明月
浪淘沙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
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这首词是我特意写给贬谪之后的苏轼的,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
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劫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东坡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这样一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
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认识自我的苏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穿了一个豪放,淡泊,豁达,开明的苏大学士——一代文豪。
认识自我就是东坡的明月,照耀他走进了东去的历史长河。
二、易安的黄花
南楼令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
这首词是我填给历尽漂泊的李清照。
满腹感伤的奇女子,国破之凄,丧夫之痛,改适之苦。
十六岁嫁给赵家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希望她是一个生活富裕,幸福美满,相夫教子的好妻子。但是,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总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也曾失归路,双溪上的扁舟载起了青春年少,却载不动满腔愁苦。
于是,易安挥洒愁闷,舍掉了手中易逝的黄花,看透了沧桑变幻的她,在雁字归时,勤修《金石录》,在梧桐冷雨之夜,考撰《漱玉词》,重新认识自我,易安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孤灯,蹒跚的走过。
认识自我就是易安的黄花,随风而逝,哀而不伤,愁苦之中蕴含着辛勤和美丽,它的颜色虽与世人心中的颜色不同,却总能显出奇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