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读后感15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局外人》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局外人》读后感1
《局外人》是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这部小说于1942年出版,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作品。
说实在的,这部小说大概的看了一遍,也没看懂,有些云里雾里的感觉。小说开篇从主人公莫尔索的母亲去世讲起,不明白为何只因棺材已钉上,他就不愿看母亲最后一眼,在追悼会时也没有流一滴眼泪。正是这些原因,反而被进行了一场审判。也是作者要表达的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观念:世界对于人来说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
这本书买回来打来塑封,才发现既没有前言和后记,也没有作者简介,通过手机搜索才知道,加缪是存在文学,“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还有《鼠疫》,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加缪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43年,他结识了萨特和波伏娃,在哲学和戏剧方面的爱好使他们成为了亲密的好友。1951年因为哲学论文《反抗者》与萨特等人进行长达一年之久的论战,最后与萨特决裂。
《局外人》读后感2
正如局外人的书名一样,主人公默尔索一直处于抽离的不作为性格中,对事态充满理性冷漠。母亲在养老院病逝,服丧时不显悲痛抽烟、喝牛奶咖啡;母亲过世次日与女友看喜剧电影,迫不及待行男女之欢;迷迷糊糊杀了人,也不为自己做任何伸张辩护,辩护律师也几近无奈放弃。命运仿佛无形中为他安排好了一条既定的轨迹,而他也早早的就上了车。
自我性格中他把自己主动活成了局外人,另一方面,在当时的社会和司法体系中,杀了人的他也无形中被架空成了局外人。
就案件本身,默尔索防卫过当迷迷糊糊杀了一个阿拉伯人,在审理过程中我们却发现,一个人是否有罪并不是依据法律程序对其罪行进行判定,而是根据他这个人生活中的种种其他行为来作为量刑的依据,比如他对母亲过世的冷漠、与女友的嬉戏甚至不信仰上帝等精神道德上让人诟病的事情。仿佛不是因为他杀了一个阿拉伯人被处于死刑,而是他对母亲的不孝等道德败坏的行径让他处于死刑。不得不说这真是极其荒谬的。
看似是谈主人公的荒谬,其实是反应社会的荒谬。终其一生,希望我们能活得不像个局外人。
《局外人》读后感3
“加缪26岁写的200页左右的小说,主人公淡漠、对什么都不在乎,前半部写的东西就是一个普通人的流水账。他在母亲葬礼上没有表现出大众意义上的悲伤,甚至在第二天就和自己喜欢的人去看喜剧电影,这些我还能理解。不太理解的是对小说的解读,解读一直强调小说控诉地是司法系统对一个普通小职员的迫害,比如法官、审判员对主人公在母亲葬礼上没有哭泣的关注度甚至多过杀人的前因后果…但是难道主人公没有杀人吗?他是杀了一个人啊,虽然无缘无故虽然他内向安静,为什么解读一直强调他对社会无害?糊里糊涂地杀人就不是杀人了吗?如果主人公没有杀人但被司法系统迫害至承认,会不会更有冲击力?
可能是我肤浅智商有限没有看懂这个故事吧。”
《局外人》读后感4
荒谬和疏离,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贯穿始终。虽然一开始我也很不理解,为什么母亲去世可以做到这么淡定甚至不耐烦。都说,其实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确实是这样。也许我有一个感情深厚的麻麻,而默索尔没有,也许我是一个重视母女情感的女儿,默索尔不是。
在看庭审的时候,我有一种越来越荒谬无稽的观感。杀人的行为判决,不是应该基于杀人动力杀人方式社会危害性等等考量么,为什么跟他对母亲去世的表现拼命挂钩?他不痛哭流涕仰天长啸就不对么?
就像现在,有明星去世,很多明星如果没有在网络上第一时间表达悲痛,就会被指责。所以现在才越来越流行“人生在世,全靠演技”这句话。
默索尔坦诚得令人惊讶,我想律师在单独会面的时候,即使没有明说,他的肢体语言他的表情他的反应,其实很能够引导默索尔说出对自己有利的话。但是他没有。他坦诚得惊人,别人丝毫不为所动。他有一种本真的坚持。不为了讨好而改变自己。我想这种坚持,在任何时候不都是应该得到表扬么?
我们为什么在长大的过程中,越来越失去本真,甚至失去自我。也许就是因为,我们越来越妥协,越来越放弃,越来越讨好这个世界吧。
《局外人》读后感5
一开始读这本书,觉得描述平淡,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宛转曲折的心理描写,主人公对一切都超淡然。
虽然一开始我也不太理解,但后来反思,难道母亲去世就一定要哭吗?如果跟母亲感情确实一般,没有想哭的冲动,又为何要假装难过挤出眼泪只为了别人夸赞自己孝顺?难道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孩子一定要有个合适的时间吗?这些问题也不断的让我随着主人公拷问自己。世俗认为的就一定是对的,就一定也是我需要的,就一定要去迎合吗?
答案当然不是。
虽然这小说最后也显示了,与世俗的入世、投入和执着相比应该下地狱的主人公也真的被推入地狱。所以在与世俗做抗争之前也要清楚自己要付出的代价。主人公最后与神父的一番对话才显示自己临死前对于世俗观点对于不公正的司法程序的反抗情绪,但他依然对于自己生死也存在无所谓的态度。不然如果他在乎生死,之前也许会试着在法庭发言为自己夺回一些希望。
但恰恰摩尔索对生死也很漠然。
“他拒绝矫饰自己的感情,于是社会就受到了威胁”这是作者对摩尔索的评价。社会有时候比我们想象的脆弱,大众意识比想象的更浅薄,包容性差。所以世俗可以挑战,但挑战之前如果你没有摩尔索的淡然,更要想清楚自己的代价。
《局外人》读后感6
这是本使我的灵魂震颤的书。默尔索是我的同类,我对他的冷漠、他的委屈、他的每一句心里话感同身受。他有错,错的是他出于自保杀了人,他甘愿为此付出代价毫无开罪的想法。他没想到人们会对他施以人性冤案——因为你和大家不一样,所以你是禽兽,所以你就是蓄意杀人你罪无可恕。
他从不会欺骗玛丽说我爱你,也许玛丽正是因此失望,也因此被打动。
他交朋友的时候,不会因为大家都说这是坏人就对此人全盘否定,所以他是接收到这个坏人最真挚的友情。
妈妈死了,他不会哭泣。别人说他残酷无情,却不知他早已参透向死而生。
淘宝上《局外人》有句宣传语,说如果你感到你感到格格不入,就看看这本书。但我相信默尔索的格格不入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共鸣,这就是这本书流传为经典的原因。
这就是我为一个没有悔恨的杀人犯哭泣的原因。
《局外人》读后感7
加缪真是个伟大又非凡的人!有时读书感觉作者消失在书中,而这本书让一个才华横溢,敏感善思的作者形象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局外人某一刻让我无奈,甚至对其遭遇陷入麻木地观看,某一刻又让我心疼,当我突然意识到他作为局外人却比所有人更接近生活本质的时候。有时我甚至觉得这局外人有点像某一刻的自己。睡醒午觉昏昏沉沉没和任何人打交道时,因为当他人出现,我必然难做到置身事外。而主角做到了。
他不去欺骗,表达虚假的好感和忏悔,而是有多少感情抒发多少感情,决不撒谎。这让他在生活中并未少一点痛苦,因为总会有人在他身边喋喋不休,希望他扮演一个众人需要的角色。这对他个人来说,也带来清醒,确定的同时带来了虚无,他觉得一切都没有价值。一个清醒而陷入虚无的.人是不可爱的,因为若一切都没有价值,人性也不再存在。但总有一些时刻,这个“局外人”让我动容,因为他从虚无中脱身,重新接近了生活。那一刻他的感受比所有人都要细腻温柔。最后加缪的讲话更让我对于真实、虚无、英雄主义的认识变得完整。加缪真是个了不起的人。保持真实,不要冷漠,追求真理和正义的道路是痛苦曲折的,但路上总有星星和海洋。
《局外人》读后感8
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之后紧接着读完《局外人》,不论是从我还没从前者抽身的心理惯性上来说,还是从作品客观内容本身来说,两者都形成了一种偶然而有趣的对应。
同样都以司法案件做下半部的情节主线(甚至《局外人》里提到下一场案件就是弑父案,我差点以为就是米嘉的案子),不同程度的两个冤案,一个入世而热烈,一个冷漠而荒诞;一个虔诚地诉诸宗教,一个到死都清醒地拒绝上帝拒绝忏悔。我更渴望前者,向往前者,但似乎本质上更加接近后者。默尔索前期的人生是自己将自己置身事外,像伊万一样“无所不可”,后期则是本最应成为局内人的自己被荒诞的司法程序、宗法观念和意识形态挤到了局外。很喜欢尾声部分默尔索的独白,他顿悟到人类生存的荒诞性,与此同时又面临着人类世俗与社会意识形态荒诞的致命压力,这种悲剧感反而让我感到了他身上的一丝人味儿,其实前期的他也充满了人味儿,只不过那是现代人身上所特有的味道,“异化”的人味儿也是人味儿,但我还是更倾向那种为信仰热泪盈眶的美好感情和古道热肠,因为自身缺失所以心向往之吧。
《局外人》读后感9
本书阐述8位商界局外人以投资的视角看待管理,使得管理和投资在商业本质层面上回归统一。书中分别简述8位商界局外人在管理和投资上的优点及独特之处。狐狸一般的商界局外人在投资和管理间炉火纯青转换手法,成为他们创造惊人业绩的根本保证。
书中共述商界局外人拥有八个特质:
(1)总是做数学,投资收益观深入血液,系统一还是二;
(2)在追求最大化股东价值的过程中,重视分母的作用,即回购股份;
(3)特立独行的风格;
(4)不需要超凡魅力;
(5)如鳄鱼般的耐心;
(6)大额并购,该出手时下手要狠;
(7)理性分析决策;
(8)长远视角牺牲短期利益。
虽然我不是投资人,但书中有许多观念值得我们学习并用在生活中,例如去中心化、节俭等。
《局外人》读后感10
局外人才是真正清醒的正常人!
身体与瞬间的双重真相——生命的双重真相。加缪懂得了他散发着生命热度却也必将腐烂的身躯,懂得了每一个一去不返却无比珍贵的转瞬光阴。
拒绝彼岸与来世,坚持立足于此时此刻此生场地。
确认生命中的荒诞感不可能是一个终点,而恰恰是一个开始。
死亡、苦难、黑暗与荒诞是一个人在生命中的必须面对的事物,绝非生活最终的目标,更不是生活的全部。它们并非尽头,还需继续深入,真到在荒诞的世界中建立起新的生活态度,在上帝死去之后重获人之为人的尊严。
孤独感每个人都有,一直在想如何好好过完这一生,明明很看不惯别人怎样怎样,自己却无动于衷,就在这种恶性循环中陷入虚无主义,丧失了生活的动力,也落入了另外一种荒诞。
来到这个世界必须要好好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努力过好自己平凡日子,纵使最终的离去没有任何痕迹,但是自己本身真实的感受了世界的种种,有不负时光,好好活过,这种真实很确定很从容。
《局外人》读后感11
每个人都是别人的局外人,我觉得局外人这个翻译更好,男主因为没有活在社会期待的样子里,所以认为他是异类,无法理解他为什么不在妈妈的葬礼上哭。男主心里说觉得没有什么好哭的,我爱我的妈妈,但是就是那个时候,筹备葬礼的疲累让他不去想这些事情。
我在想男主是对什么事情都是一个漠不关心的样子,不像正常人,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都是冷漠的吧,有时候哭或者笑是社会期待你,你遇到高兴的事情了,就得笑。其实,真的开心,每个人都有不同表达方式,那个时候就是不想笑,但是人们或是社会期待着,所以作出样子。
再则,每个人都无法真正共情另一个人,共情太难了,因为无法理解,男主就不会去想这些事情,他说他专注现在,他不信仰宗教,按照自己的心去活,他不是冷漠,而是过于真实。每个人都是另外的人的局外人,每个人情感和生活都不一样,而大家为了迎合社会和他人,去扮演一个角色。而男主更多是为心而活。他稀里糊涂杀了一个人,那个时候的心情,也是太过平淡,凑巧。这种人在社会中是被视为异类的,但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其实都是局外人吧。
《局外人》读后感12
加缪的这篇短篇小说里装着太多大课题,有些时候我觉得小说好像是从一个婴儿的角度去看世界一样。我从主人公默尔索的身上读到了追根溯源人生本无意义的真理以及人性的多样性。默尔索是个局外人,显得边缘、另类、纯粹、与社会格格不入,但这也恰恰反映了他活的自由且诚实,对自己、对他人都那么诚实、毫无隐瞒、甚至没有一丁点烟火气。特别是最后他在狱中说出了一切关系的本相,可这一点太过赤裸裸,对局中人的冲击太大,让活在局中的人接受不了了。局中人是一群演员,可笑的是他们自己却浑然不知,或许在他们出生时都不是,但就像小说里提到的“习惯”可以适应一切一样,一开始觉得不合理、不接受的环境最后会完全融入。而且由于他们的人数尤为壮观,所以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话语权,制定了标准。当他们碰上这位另类的杀人犯时,就想要一边拯救(约束)他的灵魂,一边充当刽子手蓄意将他推上断头台……
世上的事没有对错,从局中人的角度看局外人,的确可以把默尔索理解成一个冷酷无情的杀人犯,必须处死。而从局外人看局内人时,局中人所在意的和他们问的问题、做的事都显得那么可笑和愚蠢。
《局外人》读后感13
一个当年1940年才二十六七岁的年轻人就已经把我们的社会看到如此透彻,并且在几个月后马上又写出西西弗神话那样的哲学力作,真是让人觉得他惊如天人一般!
默尔索最后拒绝忏悔、拒绝皈依上帝而与神甫进行的对抗与辩论,在这里,他求生的愿望、刑前的绝望、对司法不公正的愤愤不平、对死亡的达观与无奈、对宗教谎言的轻蔑、对眼前这位神甫的厌烦以及长久监禁生活所郁积起来的焦躁都混合在一起,像火山一样爆发,迸射出像熔岩一样灼热的语言之流,使人得以看到他平时那冷漠的“地壳”下的“地核”状态。
他的“地核”也许有不少成分,但最主要的就是一种看透了一切的彻悟意识。他看透了宗教的虚妄性与神职人员的诱导伎俩,他的思想与其说是认定“上帝已经死亡”,不如说是认定它“纯属虚构”, “世人的痛苦不能寄希望于这个不存在的救世主”。
加缪的荒诞与反抗的思想体系,让我们在面对上帝已死后的去宗教信仰思想空白档期中帮助我们开启了新的精神哲学思考!看后还是不能相信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的思考,真如天人一般的加缪!
《局外人》读后感14
司法机构究竟该如何正确地存在以产生其真正的价值?如何让被告和原告都能接受审判结果,司法的光芒可以普救万生?若有一点儿不公正和疑惑,如何把事情捉摸透顶,绝不能让任何一方含冤。
默尔索的案子已经涉及到刑事诉讼,而刑事诉讼将涉及到个人的人身自由,但保障人权是国家的责任,因此在定罪之前,每个嫌疑人都有权获得法律的帮助,即在第二章的开始,法院为默尔索配给了一位代替他发言的律师,可是律师做的是无中生有,他所关注的点对案子的审理没有益处,最关键的是原告人的那位律师所阐述的想法更让我惊恐。
案子本身应该听从原告和被告人的真实想法,不可以打断任何一方的证人,在被告人也就是默尔索的证人提出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审判长明显地偏袒和维护被告人,这是法庭不应该存在的现象,在默尔索最后的陈述的时候,他们打断,停歇一会儿,而这段时间,他们又会做些什么呢?
《局外人》读后感15
书的最后一章描绘默尔索在死亡面临前默尔索坚持自己的主见,拒绝忏悔,拒绝皈依上帝而与神父对抗与辩论,他的求生的愿望、刑前的绝望、对司法不公的愤愤不平、对死亡的达观与无奈,对宗教谎言的轻蔑,他对眼前的神父的厌烦以及长久的监禁生活所郁积起来的焦躁都混合在一起,像火山一样爆发。作者喷射出像熔岩一样的灼热的语言描写默尔索这一状态,我亦被默尔索平时冷漠的“地壳”下“地核”状态所震撼,那些熔岩一直被郁结在那里该是多么的压抑?
我想他应该是没有找到自己存在人世的正确的状态,但这也是我最为担心的,我自己找到自己的存在状态是什么了吗?小时候总觉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胫骨,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我都毫无理由地接受,岩浆便慢慢地累积,后面我又感觉自己生活得太幸福,先前的那些岩浆不是岩浆,只是生活中的沙石泥浆,而苦我心智的东西会不会一下子喷涌而来压垮我?它又在什么时间出现在我的生活当中?我会是羔羊还是会像默尔索那样能够真正地爆发一次,真正地嘶吼与喷涌出地壳的岩浆?这在我的当下没有发生过,在余生会不会发生?这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