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类实习报告

时间:2023-03-28 21:24:27
生物类实习报告汇总八篇

生物类实习报告汇总八篇

在现在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物类实习报告8篇,欢迎大家分享。

生物类实习报告 篇1

实习目的:

通过本次实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扩宽我的知识面。了解本专业相关方面的知识,通过实习,启发我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同时接触与认识社会,积累人生阅历。

实习收获与体会

实习就这样过去了,总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样的机会要多几次该多好呢,我真是这样想的。现在来总结我此次实习的收获和体会:

我们首日乘搭公司员工车来到了中山火炬开发区的咀香圆食品有限公司,在我们学校的小董师兄热情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会议室等待公司领导的工作安排。开始是梁主任亲切既严肃地跟我们介绍了公司的规矩跟消防意识,包括了方方面面,让我领悟到领导层对企业管理的重视能让一个企业更规范化生产,是一个企业蒸蒸日上的前提。之后还有刁主任对咀香圆的精彩介绍,让我们知道咀香圆杏仁饼起始于清光绪二十九年,萧家为帮补家计,1911年,开始了作坊式生产;1935年,咀香园杏仁饼获美国檀香山国际食品博览会“金鸡奖”;

后来,该企业历经改制,如今的咀香园健康食品(中山)有限公司继续生产咀香园杏仁饼,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及海外市场;XX年,“咀香园”被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咀香圆是一家充满历史色彩的饼类生产公司,当中肯定有不少的不愉快的经历,终究还是熬过来了,证明了咀香圆是一家有实力,深受群众欢迎的公司,让我在之后的实习过程中想了解到更多的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今后对我肯动有很大的帮助。最后经过分组,我被分到了质量控制中心去完成我实习的工作,这让我兴奋不已,想更快的到工作岗位上。下午跟我的boss胡志高同志见面了,由于时间关系,首日的工作没有正式开始,我了解了一下这几天的工作内容后,就开始阅读相关的资料,有月饼包装标签内容整理汇总、计量技术规范、食品和化妆品包装计量检验规则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学会了很多关于标签方面的知识,之前考营养师证的时候已经在关注这方面的知识了,今天终于可以详细的学习到个中的细节,可谓不枉此行。第一天就这样匆匆过去了,也是充实的一天,这令我更期待第二天开始的工作。

在去咀香圆的第二天,我跟我的拍档回到了质量控制中心开始了工作,主要任务是对公司20xx年新进的月饼包装规格进行整理汇总。工作内容是:①将包装的正反面照相;②记录名称、净含量、内配置、内含月饼总体积;③测量包装尺寸,计算空隙率x。首先任务是到仓库领取月饼包装,也是一个给我参观仓库的很好机会,仓库有两层,1楼是摆放新进的包装,2楼是存放去年或者更久的包装。仓库的管理人员轻松地找出了我们要求的各个包装,可以体现出他们对工作岗位的熟悉程度是很高的,能从货物堆积如山的仓库中轻松找出我们需要的包装,对我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幸好我之前有在生产包装工厂的工作经验,能熟练的操作叉车把货物运到工作岗位,令我意识到了一件事,就是年轻的时候接触多方面的事物是有好处的,说不定哪一天能运用上,所以应该好好珍惜一切在社会上的磨练,因为这是我们在社会上立足的宝贵经验。之后我们开始了包装的测量,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件新鲜的事物,如何能更准确的测量结果,计算空隙率,经过摸索后,工作开始熟练,一个一个包装的整理出相关的信息。经过我boss的介绍,空隙率对于一个包装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在国家颁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里面有明文规定,过大的空隙率证明了这个包装不合格,应该要求厂家重新修改包装的规格。过程中,我们就发现了有几个不合格的包装,胡志高同志相当的重视,马上跟厂家联系问清楚原因。

之后的几天我们也是反复的对月饼包装进行测量汇总,由于是在质控中心工作,所以期间也有参与另外一组同学食品检验的实习内容。他们从生产车间带回来当天的产品进行水分测量与微生物检验,学校学习到的实验室操作又可以运用上去了,对产品的处理要相当的规范,点点操作错误就会另实验的结果有很大的差距,就例如杏仁饼样品研磨提取之后一定要盖上盖子,以免空气中的水分影响测量的结果等等。期间,我们的boss胡志高同志带领我们参观了公司的生产车间,有杏仁饼车间与中式饼车间,进车间之前的准备工作是相当的严格,衣服、帽子、口罩和鞋套穿戴的整齐让我有些不习惯,可是车间的卫生就靠这些细微的东西维持,对于食品企业来说,卫生搞不好是不可能长期的生存下去,卫生就是食品的生命。经过参观,我见识到了一个产品配料——成型——焙烤——包装(内、外)的生产流程与工艺,改变了我以往的想法,过去我一直愚昧的认为食品生产污染一定很严重,但是观察完之后,可以看出成熟的管理跟先进的机械化生产是可以生产出污染程度最少的商品,起码我观察完生产流程之后是很放心的食用。参观过程中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当中有一个工人没带工作帽就贪图方便穿过了生产车间,胡志高同志看见了就马上上前进行处理,可见公司对于卫生的管理是下很大的力度在管理,再次体现了一个企业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可以看出企业的前途。实习期间张总视察过我们实习生的工作进度,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并邀请了我们参加食品品尝会。大家聚在一起品尝产品的场面是多么的温謦,交谈中既能拉近员工之间的关系,大家发表不同的意见,又能发现产品的配料含量的改变令产品的口感与颜色有多大的变化,所以我觉得这种食品品尝会应该在今后继续维持下去,因为这能使一个产品在保持传统的前提下,根据现代的进步得到提升,令这一类产品不会过时,永远的传承我们中华的老字号。

明天就是实习的最后一天了,现在我是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在写这份实习报告,非常感谢张总给这一个机会给我们,因为我对营养方面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能学习到这么多关于食品方面的知识我非常的高兴。通过实习让我看清自己需要什么,同时也让我吸取了许多工作和社会经验,这将对我以后踏足社会,谋生立业有很好的借鉴和帮助作用。如果有机会,我希望继续留在咀香圆实习,因为我目前学校手头上有一个实验,所以我想完成后,8月份的时候再到贵公司进行工作直接到9月份开学,希望在旺季生产月饼的时候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又可以减轻公司旺季时候人手的需求。不知道可以不可以,因为已经大三了,是人生的最后一个暑假,我想令这个暑假过得比以前更充实,希望能有这个机会。

生物类实习报告 篇2

尊敬的生物实验室各位老师:

首先,非常感谢裕华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实习机会,感谢公司一直以来对我的信任和关照,感谢公司给予我发挥个人优势的平台。在公司工作的n个月当中,公司给了我很多的培育,让我学到了许多,也进步了许多,同时也看到了社会竞争的残酷无情。但由于在公司里得不到我想要的东西,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生活上,为此,我很遗憾地在这里向公司提交辞呈。来裕华已经n个月了,虽然有点不舍,经过多方面的考虑,我还 ……此处隐藏12881个字……滤液加入琼脂,加热溶解后放入糖,搅拌使它溶解,补水至设定值。

4、糖产酸产气培养基:营养物(0.5%牛肉膏,1%蛋白胨,0.3%氯化

钠,0.2%磷酸氢钠,0.2%溴麝香草酚蓝)配方为20g/1000ml,蒸馏水配制,pH7.4。分装后加葡萄糖0.5%。

5、硝酸盐生化实验培养基:0.3%牛肉浸膏,0.5%-1%蛋白胨,pH7.0(100ml 培养基加入1g硝酸钾)

6、糖发酵实验培养基:营养物(0.5%牛肉膏,1%蛋白胨,0.3%氯化钠, 0.2%磷酸氢钠,0.2%溴麝香草酚蓝)配方为20g/1000ml,蒸馏水配制,pH7.4。分装后加乳糖0.5%。

制备:由于第6种培养基同第4种培养基,则一组配制即可,再加上无菌水,共需制备六种,则将全班分成六个组,我们为第4组,故配制过程如下:

(1)天平调平。

(2)准确秤取7.8g营养物(配390ml),葡萄糖、蔗糖、乳糖各0.65g。

(3)将营养物放入搪瓷缸中,加入390ml蒸馏水,玻璃棒搅拌将其溶解。

(4)pH试纸测其pH是否为7.4,若不是,用氢氧化钠溶液调到7.4。分装:

(1)取三个250ml锥形瓶,每个锥形瓶中倒入130ml的上述溶液。

(2)将上述称好的葡萄糖、蔗糖、乳糖分别倒入三个锥形瓶中,摇晃锥形瓶使其溶解。

(3)将加入糖的营养液分别装入12个试管中,每个试管用移液管放入10ml。

(4)将每两个葡萄糖、蔗糖、乳糖用牛皮纸扎成一捆,即每6个试管扎成一捆,写上班级、组别后待灭菌。

灭菌:将已经包扎好的试管放入灭菌箱中,进行灭菌待用。

以上就是我们组的制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称量前天平要调平。

2、秤取营养物时应准确秤取。

3、溶解后注意调pH值到7.4

4、量取培养液时要准确,特别是向试管中分装时要用移液管。

2.2 酵母菌的分离(详述分离方法,培养条件及观察到的菌落结果)

步骤过程:

1、倒平板:待YPD培养基冷却至50度左右后,按无菌操作法倒12只平板(每皿约倒15ml),平置,待凝。

2、酵母菌稀释:取1mL菌悬液放入装有99ml的无菌水锥形瓶中,摇匀后再从锥形瓶中取1mL放入1号管,依次进行,则管里酵母的浓度依次是10-2~10-7。

3、平板分离:依次从10-7,10-6,10-5的管里取稀释液进行涂布平板,YPD平板每个浓度涂两个。

4、划线法分离:用接种环从酵母斜面上取一环酵母,在酒精灯前按无菌操作法进行划线,将酵母接种于6个平板中。

5、恒温培养:将12个培养皿平板置于30℃恒温箱中培养24~48小时。 结果:

观察菌落:出现了4种不同形态的菌落。

①圆形,菌落大,表面光滑,湿润,突起,乳白色。

②圆形,菌落略小,湿润,突起,质地均匀,呈乳白色。

③椭圆形,菌落略小,湿润,突起,颜色均一,呈乳白色。

④椭圆形,菌落大,湿润,突起,颜色均一,呈乳白色。

结果分析:

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显示,正常条件下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但比细菌菌落大而厚,菌落表面光滑、湿润、粘稠,容易挑起,菌落质地均匀,正反面和边缘、中央部位的颜色都很均一,菌落多为乳白色,少数为红色,个别为黑色。 啤酒酵母的菌落红酵母的菌落各种酵母菌的菌落。

将我们观察的结果与资料相比,确实符合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形态。 结论:观察到的是酵母菌落。

2.3酵母菌的初步鉴定(包括革兰氏染色和糖代谢实验)

2.3.1将平板上分离到的各菌株进行简单染色后进行镜检

观察结果为:

球菌,各个细胞的形状比较规整。

结论:

通过菌体个体形态和菌落形态,初步确定出了一株酵母菌。

注意事项:

1、搬动显微镜时应一手握住镜臂,另一手托住底座,镜身保持直立,并紧靠身体,步态稳健。切记单手拎提,以免目镜头从镜筒上掉出而砸坏。

2、各个镜面切忌用手涂抹,以免手上的油、汗污染镜面,造成发霉、腐蚀。

2.3.2 将初步确定的菌株进行生化实验

步骤过程:

用接种环从平板上挑取已分离的同一菌落接种于糖发酵管和硝酸盐生化管中,接种完后30℃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

与此同时,将平板上的酵母单菌落接种保藏于斜面培养基(PDA),30度培养48小时后,4度冷藏,待检其他特性。

结果:

验中并没有观察到,但硝酸盐管中变黄,则分析结果,可能是酵母菌生长不旺盛,导致即使产气也看不出来。

根据这一现象,能够说明该菌株具有产酸产气性能,确定此菌株确实是酵母菌。

3、发酵产酯实验(11.23-11.24)

步骤过程:

(1)准确吸取25ml发酵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5ml蒸馏水,滴2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滴至微红色,记下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2)将滴定后的发酵液转移至250ml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5ml上述氢氧化钠标液,接上冷凝管,加热至沸回流30min。

(3)取下冷却至室温,完全转移至250ml碘量瓶中立即用0.1mol/L的盐酸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刚好消失,纪录盐酸溶液的用量,记录总酯的含量。 结果:

氢氧化钠消耗体积:V1=1.9ml

盐酸消耗体积:V2>15ml

分析与结论:氢氧化钠消耗体积1.9ml用来预估总酯含量,且其越大则总酯越少。由此可见,产酯量应该不少。

按公式:总酯=(15-V2) X0.1X10-3mol 但是我们滴到18ml仍不见结果,并且没有要到微红的迹象。可能是由于配制实验试剂时出现问题,导致没有测出总酯量。

五、总结

短短一周的微生物实习在紧张又有效率的节奏下顺利的结束了。这是我们自己在老师协助下并亲自动手连续完成的一些列实验,在其中感受到了很多平时和课上很少遇到的东西,有自主,有探索,有反思,有合作

短暂的实习转眼而过,回顾实习生活,我在实习的过程中,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一些遗憾。喜悦是我们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了方案并分工鲜明,合理掌握每一步实验用时及时、准确测量数据,最终都得到了相应的结果。而遗憾那就是对实验有些方面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在看人做,听人讲如何做,未能够亲身感受、具体处理一些工作,所以未能领会其精髓。但时通过实习,加深了我对实验和微生物基本知识的理解,丰富了我的微生物实验的知识,使我对实验有了深层次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认识到要做好实验,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把实践与理论两者紧密相结合。更进一步体会到了“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的深刻意义。

《生物类实习报告汇总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