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实习报告

时间:2023-03-13 12:29:14
有关汉语言实习报告四篇

有关汉语言实习报告四篇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汉语言实习报告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汉语言实习报告 篇1

一、教学实习

20xx年3月xx日—4月xx日我到*******中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教育教学实习。并担任初中八年级三班的班主任。

听课是实习生上课前的必经阶段,也是日常老师学习、提高的方法之一。 关于听课,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听课前先了解该课内容,做到心中有底,并且自己心中对于该课有个大概的教学计划,做到有备而听;

(2)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授课风格,要善于捕捉他们的亮点;

(3)课后争取与授课老师探讨本堂课的上课思路。

实习阶段,我听课5节以上,听课科目除了语文之外,还有历史、数学、生物、化学、体育和心理。不同的科目教学方法差异相当大,如果善于学习的话,能达到取长补短的作用,例如数学的故意出错法和体育课的趣味竞赛教学法都是语文课所缺乏的。

单语文一科,我就听过初二级五位语文老师的课,他们的课各有特色,其中三位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的指导老师张老师,她并未严格按照教材安排上课,而是自己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删减了个别课文篇目,或略讲讲读课文,反而经常从练习册中挑选个别精彩文章作为新课认真教授。这些文章并不是随意挑选的,而是结合课程要求,就其突出之处进行筛选,每一篇都是整个课程设计中的一环。

无论手头上有多少参考资料,备课的第一要点始终是熟悉教材。熟悉教材,也就是说要熟悉文本。文本里的每一句话都要琢磨透,只有老师自己把文本读懂、读透了,才能把文本中的知识和情感传递给学生。如果连老师自己都把握不好文本所表达的情感,那就很难使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

备课的第二要点是独立撰写教案。几乎每一位老师手头上都有一些教学参考资料,作为辅助备课之用。刚刚学着备课的我们总是不那么自信,很容易迷信教参权威,陷在现成教案中出不来,以为把几个教案拼凑整合一番就可以了。事实上,这样的做法既不利于自己备课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实际教学。

对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因为我备《母亲》一课时就是这样备的。当时我把几本教参同时放在桌面上,这边挖一点所谓的精华,那边挖一点所谓的精华,最后拼成了满满四页纸的教案,内容充实而完整。于是我带着教案开开心心地走上讲台开讲了。但一节课下来,我发现教学效果并不好。一是因为内容太多,面面俱到,学生好像什么都学了但又什么都没学到。二是因为教案中所设计的一些问题难度太大,与我教的学生现有的水平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他们理解不了,结果就失去了听课的兴趣。三是课堂内容设计过多,为了忠实于教案,我像赶集一样赶着把预设的知识点塞给学生,课堂节奏过快,师生互动不足。四是因为不是自己亲手撰写的教案,熟悉程度不够,因而在课堂出现意外状况时无法及时调整教案,反应能力不足。当然,第一点和第三点、第四点是新老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是在这样的一种备课方式下,这些问题表现得更加明显。

怎么样才能上好一堂课?关于这一个话题,人们已讨论过无数次了。在这里,我仅就老师和学生课后给我提的意见谈一谈实习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尽量熟悉内容,尽可能脱稿。上课时总抓着课本或者教案讲课,会显得很拘谨不自信。

课堂重点要突出。一篇课文可以讲解的知识点很多,但一般一节课有一两个重点即可,讲太多太全的话学生反而什么都把握不住。什么都讲,就等于什么都没讲。

内容安排上要衔接、连贯。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应该有一个过渡的过程。缺乏过渡,整个课堂就会呈断节状态,一块一块的,让人感觉不大舒服。

着重引导。当知识点太难的时候,老师要学会把一个知识点分解成几个问题,逐步引导。当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时候,老师更要注意引导。如果引导不够,学生接受不了的话,老师上课时即使知识点讲得再完整,这也是一堂失败的课,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善于把握课堂气氛。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时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只有关于把握课堂气氛,才有可能在课上四十分钟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据有经验的老师说,学生在课堂的前二十分钟和后二十分钟的注意力集中情况差别很大。前二十分钟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可以讲解知识性比较强的内容;后二十分钟是疲劳期,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换一种与前二十分钟不同的教学方法,才有可能保持学生精神的集中,达到课堂的教学效果。

教学是一门不无遗憾的艺术。没有哪一堂课是完美无缺的,只有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才有可能不断提高、不断接近于完善。

二、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繁复的,然而每天当我面对这些学生的时候,觉得是那么的亲切,那朝气,让我有责任感,有动力来开始新一天的工作,我在实习中我通过学习并从原来班主任那里学习了班级管理方法和学生教育方法,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1、 学会正确关爱,营造温馨班级

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他便是温馨的,温暖的。那么我是如何努力来营造一个温馨的班级的呢?

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在班集体中,我总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大胆吸收这些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我认为,这种委以任务的方法也不失为转化后进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用百分之百的热情,去争取哪怕百分之一的效果。

优等生,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被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我从不宠坏他们,更不迁就他们。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向上的人。优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心胸要广,心理要健康。成天被人赞誉的学生,只能在理智深沉的爱之中,严格要求,警钟常敲,才能克服自身的弱点,扬起风帆前进。

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级体的一面镜子,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

2、 实施自我管理,培养管理能力。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才能形成合 ……此处隐藏5986个字……>上午8:00,记者来到昆明西山区云光中学考点。公安、交警以及医护人员均已抵达。陆续有考生与家长到达考场,考场只凭考生学生证和身份证进入校园。其余非考试人员均不得入内。

8:40,一位考生从摩托车后坐下来后,他父亲说:“去吧,放松点。”儿子对父亲说你:“回去吧,我自己晓得!”说着话匆匆奔入大门。

大门外几位妈妈目送自己的孩子进入校园,便凑在一块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也不在意别人在说些什么,自己又在说些什么。有一位妈妈紧锁眉头,用略带焦虑的眼神看者自己孩子的背影。另外一位妈妈麻利的翻着自己的拎包,忽然把儿子叫了回来,将手中的手表塞入儿子手中,并催促他快去。记者在她身后招呼了两声,她才反应过来,但表示并不愿意接受采访。

8:52,考场内外都显得十分安静,一切井然有序的进行。偶尔有几位家长站在一旁议论今年的高考,议论全国和云南省的招考比例,分析的头头是道,俨然一副“高考专家”的模样。

随着考试开始,许多家长陆续回家,只有少数还留在校门外陪考。

快到11:00的时候,天空漂起了雨丝,渐渐变大,成了雨点。可是在校门的家长撑起雨伞继续等待。

11:10,有一位母亲对马路对面的父亲喊道:“你不要在这里看着了。买好了白菜,我买好了鱼……都放在冰箱里头,你赶快回去做了,我在这里等着!”可是老爸似乎并不放心,在校门对面徘徊了几遍,终于向家走去。

又过了片刻,雨停了。雨后的海口,空气变得格外清新,家长们相互点头,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把这股清爽之风带入考场,考出一个好成绩。

11:45,大门打开,考生们一起出来。

没有哭泣,也没有欢呼。没有跌宕起伏的场面,挂在考生脸上的只是淡淡的笑容,互相的问候和打趣。这边一个爸爸轻声问左顾右盼的妈妈:“各看见我们家娃娃?”妈妈说:“没有。是不是在前头了?”另外两位家长相互告诫:“出来了,啥都不要问他。他要说自己会说……”

王同学的父母和哥哥都站门口等候。据了解,他的哥哥已经在昆明某事业单位工作,乘着端午节小长假过来为他弟弟助阵。看来,端午节期间的高考,还是透出了几分温情。

11:55,随着工作人员的撤离,整个考场变得相对的冷清。等待考生的是下午的数学科考试。

…………

草草吃过午饭,随即找了一家网吧埋头进去,写完稿子传给报社老师。由于报社不派车来接我,只好自己乘坐巴士回昆明。回到学校时,已经是下午7点了。

六、实习体会

从我第一次跟随记者进行采访到后来能够独立担当采访任务,令我体会颇深。

1、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做新闻宣传工作是一项对政治思想素质要求极高的职业。特别是采编人员,需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变化,以及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等问题,把这些东西消化,变化自己的新闻内容登在报纸上。

2、要多接触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我们在学校接触的主要是同学,关系比较单纯,交往起来也很简单。参加社会实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在社会适应能力上有所提高。在实习中就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员,接触各种各样的事件,从而增加自己的阅历。

3、实习不是被动的学习,在实习岗位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创造性的发挥,和实习单位多多交流,成功转换角色的方法。报社里很多人并非新闻专业出身,例如张晓青老师毕业于云南大学生化专业,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做新闻、做记者也同样优秀,记者与编辑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但是社会知识与经验显得尤为重要。

4、要给自己定好位。在态度上要把自己当成学生,虚心请教;在做新闻采访时,把自己当成一个工作人员,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争取多写新闻,多发新闻,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

5、要多动手写。做记者必须腿勤,嘴勤,笔勤,一个新闻要跑上大半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后组织稿件。同时自己要主动动键盘写稿。加班撰写稿件,不仅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还让我学会了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准确地抓住新闻点;做实习编辑,学习了如何编辑稿件,如何取标题,记得有一次为了一篇稿子的标题,我修改了不下四五遍,还是没有令报社的老师满意。

七、总结陈词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记者生活并非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浪漫,记者不仅是无冕之王,更是一个肩负重大使命的职业群体。

通过这样的实习经历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光有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求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要求自己的写作水平一定要过硬。

在实践中不断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新,进行补充。通过实习帮助我们修改自己的职业规划,通过实习来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合适的岗位工种,从而制定出更为实际可行的职业规划。

汉语言实习报告 篇4

在平安堡当老师顶岗实习的两个月让我学会了很多,成长了很多。

第一次从学生的角色转变为老师的角色,最初的几天很不适应,初出茅庐的我拿着教务主任给我的两本英语书,有点不知所措,首先自己不是学英语专业出身,其次在此之前并没有正儿八经的上过讲台,我开始四处求助,向办公室里的老师们请教,他们不约而同的告诉我一句话“讲多了,就不紧张了”也正是这句再普通不过的话,让我开始了两个月的老师生涯,明白再优秀的老师也是经验积累的过程。

第一节课让我终身难忘。我并没有给他们将这门课的相关知识,而是和同学们聊起天来,自我介绍,永远记得孩子们眼中的那份好奇和神秘。在他们看来我是最不像老师的老师,更像朋友,因为我明白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转型期,叛逆、反抗成为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代名词,如果从第一天起他们就视我为朋友,那接下来的日子我们会很融洽而愉快的度过。

有了一个相对成功的开始,接下来的日子便轻松了很多,这种轻松并不是教学任务的轻松,而是合作起来的相对轻松,我布置的作业他们都很乐意的完成,时而的奖惩措施在他们身上也很奏效,他们都努力的成为前五名,努力拿到我奖给的棒棒糖。我所带的班级就在这样快乐的气氛中学习,有时放的英文歌竟也成了给他们最好的礼物,从讨厌到喜欢,从不会二十六个英文字母到能用英语简单的介绍自己,他们在进步,我也在进步。他们很乐意给我讲当地的特色小吃,特色农业,甚至是特色寒冷的天气。我明白师生可以做朋友,老师的身份也没有那么畏惧,这种融洽不是在降低自己反而是在提升自己。

我开始适应自己在这里的生活,除了教课,我习惯于这里每天的酸咸菜,习惯于戴上口罩去迎接外面的夹杂着冰粒的白毛风,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捂得严严实实判作业,又时不时的和同事开一两个玩笑,我是办公室最年轻的老师,也是那些老老师眼中的开心果,我乐意给他们跑腿,乐意帮他们判作业,相对于他们的厌烦,我更积极主动地喜欢着。

在这的生活,觉得日子过得并不慢,实习生活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我把他是为我生命中难得的体验,于是更觉得弥加珍贵,不太想写我离开的那一刻,因为我和我的学生都很舍不得,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从畏惧到适应再到难舍难分,我们体验着每一个阶段的精彩!

加油吧!处于每一个时刻的自己!

《有关汉语言实习报告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